第一篇:在北大校园BBS引起轰动的一篇文章
我生长在东北的哈尔滨,虽然从小唱着”大刀向鬼子的头砍去……”,听着历史老师很愤恨的叫日本人”倭寇”、”鬼子”,看着诸如731部队之类的报道和展览,但这并不影响我儿时对日本的看法,记得小的时候,同学录上”最向往的地方”一栏,我填的都是日本。
那个时候觉得日本的动画片很好看,日本的小电器好用,甚至连日本的忍者和剑道高手,都是我心中的偶像。小时候拿着木棍模仿日本人劈剑的经历,我现在都记忆犹新。渐渐的,人也长大了。有机会听到见到更多关于日本的东西。这中间当然有那段不短的历史,有日本国内对中国的看法,有日本经济的强大,和时常能听到的”友好邻邦一衣带水”之类的宣传。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没有对日本有任何心理上的戒备和敌意,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谄媚的向往。我当然也听到过”南京大~””731细菌部队””旅顺大~”和数不清的日本人在侵略时的历史,但是,我始终认为,哪些是过去了,记着就可以了,干吗要抱着不放哪?两国友好不是很好吗?这些和他们这一代日本人没关系啊……等等如是的想法。
2014年,我从东北的哈尔滨来到了上海,异乡的生活,给了我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也让我有机会能够更深的思考一些问题。
刚来上海的时候,有人听到你是来自哈尔滨的,时常会问到:”你们恨日本吗?”那时,我都会以东北人的身份告诉他:”东北人都恨日本,他们侵略过我们”。但是说让我说具体我恨他什么?我根本说不出来,因为在那时的我的印象里,我是没有任何情感的累积的,只是出于道义和理所应当的层面上才会说这些。
直到那一天。
那时2014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几个好朋友在复旦旁边的一个漫画pub(乐静宜开的漫画吧)过通宵。那个pub在上海算是小有名气的。里面都是日本的漫画和其他的书籍,氛围弄得很好。……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服务生,头上系着头巾,很恭敬的在旁边问道,”先生,可以聊聊吗?”,我们高兴的欢迎了他,当然,第一句话是礼节性的问了一句”您是哪里人啊?”他的回答很巧妙。”我是哪里人不重要,我在哪里就是哪里人,你们觉得我是哪里人哪?然后用上海话说:”那晓得伐?”,听到朋友说它是广东人,就用广东话说:”你知吾知嘎?”然后用北京话一样的北方音调的普通话对我说:”您说哪?”由于他的相貌和举止,我们一致猜他是日本人,他不置可否,对我们笑笑说:”这个不重要,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好吗?”他向我们借了笔和纸,然后,很认真地看着我,说:”你是东北人,我问你一个地方你知道吗?”然后在纸上很流利地写下了两个很漂亮的汉字:”奉天”。写好之后,他抬头看看我说:”这里本来可以做都城的,可惜。”我马上觉得来者不善,可能因为面对的是外国人所以激发了我的感情,我很正经的和他说:”先生,您写错了,现在已经没有叫做奉天的城市了,”奉天”现在叫”沈阳”,叫做”奉天”的那个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他笑笑说:”那可不一定”。
然后他在纸上画了一张世界地图说:”这个就是世界,你们对世界有什么看法吗?没有,因为你们是不思进取的民族。我们不是,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奉天,东北,甚至中国。我们的目标就是……”,他用笔在地图上
画了一个大圈,然后很有力量的说:”全世界”。
我笑了笑说:”世界属于谁不是你们定义的,什么事情都有他的规律。你凭什么说中国人不进取?你凭什么瞧不起一个这么有文化底蕴的民族?”
”你们总在谈文化,我很敬重中国的文化,我觉得我一辈子也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一点点内容,这也是我一直学习中国文化的原因,但是你们哪?你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甚至我可以说,中国人,懂中国的文化,绝对没有我们日本人懂得多。儒学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孔孟会被尊奉到那么高的地位?你们谁能说出来?”
”中庸、仁,这些就是儒学的精髓”我将我当时仅有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搬出来。我那时的心情相当复杂。是啊,他问更多哪?我还能知道了吗?我们这一代认真的又很少人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甚至研究过。一个连自己文化都不懂的人,怎么配和别人理论文化的问题啊?
我们马上问了他很多关于中国的问题,看他是否真地对中国的文化有所了解,让我们吃惊的是:第一次大一统、唐代盛世、元清的少数民族统治、甚至”春天的故事”,这所有的东西,他都能很清晰甚至很透彻地告诉你经过和影响。他自豪地说:”一个不研究自己文化的民族,就是落后和愚昧的。是被别人瞧不起的。”
我马上回击:”你们日本人就被别人瞧得起吗?别忘了黄种人在美国是什么地位。”
”你去过美国吗?你了解美国吗?如果没有,请不要妄加判断。我在美国生活过两年,我想,在美国,亚洲人如何,我应该比你有发言权。”
我哑口。
”有一次我去买首饰,选了好久,服务生都态度很生硬。而当我告诉她我是日本人的时候,他马上很恭敬的帮我选,还抱歉地说:对不起,我还以为您是香港人哪,这就是尊重,是你们永远享受不到的尊重。”
”你当人家真的尊重你啊?还不是因为日本人的钱?”
”就算是为了钱,怎么样?事实就是人们尊重日本人,不只是因为钱,更是因为日本强大,因为日本人的素质比中国人高。”
”你凭什么说中国人素质低?你去过几个地方?”
”我去过十几个省,绝对比你去过的地方多,让我说为什么,我不举别的地方,我现在在的城市是上海,这算是你们中国最好的城市了。可是怎么样哪?人们像盲人一样根本不看红灯的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向发狂一样的挤来挤去。随地吐痰,晚辈在街上辱骂长辈,这些都是真的吧?”
我又哑口,朋友接到说:”有些人是这样,但是不代表所有人是这样啊。我们深圳人就不会乱抢位子,乱穿马路。”
”噢?是这样的吗?对不起,我没有去过深圳,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去看看。”他的表情变得恭敬起来。这更接近我过去对日本人的看法。但是,这没有维持多久。
”素质,什么叫素质?你们的孩子都被大人包在家里。生怕孩子吃苦。我小的时候,爸爸每天都让我四点起床去跑步,当时我很不理解,还有些恨他,可是现在,我感激我的爸爸,是因
为这样的锻炼,使我形成了坚毅的意志。让我形成了日本人的精神。这么差的基础。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强大的民族?
我在美国做过hotel的manager,当时有两个人被辞掉了。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是中国人。他们都归我管。两个人都来求我,说自己能胜任现在的工作,让我帮忙。我并没有因为其中有日本人而偏袒他。我让他们做同样的工作,谁做好了把谁留下。很不幸的,两个人真的都不是很熟练。我当时同时的教了他们怎么做,让他们继续做好,那个日本人很认真地听我每一句话,最后做得很好,而中国的又懒又不努力,我都不知道他搞了些什么。最后我忍无可忍。我没 ……此处隐藏13033个字……管理人员,即使选举出的站务都是些水车,对于整个BBS也是有好处的,即在选举过程中,网友的参与使他们真正关心BBS的发展,积极影响站规的制定和修改,从而保证BBS能够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服务,真正成为BBS的"公民",而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消费者。对于一个信息的消费者,网络对于他而言与书刊报纸没有实质的区别,不过更容易获得信息而已,但对于一个网络公民(netizen)而言,它是探索自由的有力武器。民主的弊端和毛病马上就可以让人看到并且指摘,但是其优点和长处却只有经过长期和耐心的观察才能看得出。
而正是在这里,我们发现,或许一塌糊涂BBS民主进程的真正问题并不在于选举中产生的各种不正当现象或者不能够选出合适的站长以及各种管理者,而恰恰在于参与选举投票的人太少。作为一个平均在线率达到15000人,高潮时有20140多人的BBS,在本次投票中仅仅有200多人参与,这着实显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在一定程度上
把物理世界中对政治的冷漠带进了BBS中。托克维尔告诫的是,民主社会由于其平等的特征,易于使人趋向于独立思考,封闭内心,不关心公共只顾私人,最终却更容易导致精神的专制,而这些在平等的网络空间中便显得更容易实现了。道理很简单,你不去参与投票,不去对治理者的产生发挥影响,发出自己的诉求使它们反映到BBS的法律--站规中,你就必然要遵守少数人制订的规则。而这也关系到一个重大的问题:到底网民们能否通过自治来治理好自己的虚拟社区BBS,还是要在自我的混乱与无力中重新将社区托管于外部的某种权力和力量(并且此种外部力量也在不断想将这个游离于其权力范围以外的共同体吸纳或者压制[12])。iccan的改革似乎告诉我们完全的一个对于互联网的民间治理模式已经是不现实的了,barlow的《网络空间独立宣言》[13]里美好的梦想似乎仅仅是个梦想了,但是至少此次一塌糊涂的站务选举使我们看到了自治的一丝希望的曙光,维护和保持一个自由的不受压制的网络空间是我们的渴望,然而以后的命运如何,正是维系于众多网民在诸如选举站务投票等网络空间公共事物的参与,否则,我们BBS的前途便只好寄托于上帝或者撒手给魔鬼了,正如互联网的创始人之一的vint cerf所言:internet is for everyone - but it won't be unless we make it so. 令人欣慰的是,至少命运还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作者:刘晗 (《互联网法律通讯》第二期·互联网治理专题)
[1] vint cerf为互联网创始人之一,现任internet society主席,此语引自他的一篇演说。
[2]
http://ytht.net/ytht.netc5kangdzgcnxficaunfkplhhbdmwfatfqlhpj_b/?t=1083981317
[3] 参见《站务管理条例》第二章第一部分。
[4] 参见北大未名BBS anniversary版精华区kouch网友的站史。
[5] 关于言论自由和自治之间的关系,参见alexander meiklejohn :"free speech and its relation to self-government", 电子文本载于http://libtext.library.wisc.edu/cgi-bin/meiklejohn/meiklejohn-idx?type=header&issueid=meiklejohn.meikfreesp,中文本见侯建译《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版,但题目的翻译颇需斟酌。
[6] 后来马歇尔大法官在mcculloch v maryland案中更加有力地确认了这一点。
[7] 参见《联邦党人文集》第十五篇。
[8] m..foucault, "governmentality", see burchell,g., g.gordon, p.miller(eds) 1991,the foucault effect: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hemel hempstead, england: harvester wheatsheaf., pp.87-104. 中文译本可参见http:///fljy/flkc/methodology/reference/zhaoxl/governmentality/index.asp
[9] 同注[6]所引书,页19。
[10] 参见一塌糊涂BBS sm-election版精华区。
[11]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223。
[12] 比如北京大学校方曾经就一塌糊涂与未名合并问题和一塌糊涂站务进行会谈,另外还有的就是03年5月因敏感文章triangle和civic_life两版暂时只读,后正常开放。
[13] 参见本期通讯中john perry barlow著《网络空间独立宣言》,赵哓力译。
第五篇:小学作文:一篇作文叩开北大校门
一篇作文叩开北大校门
上海市周浦中学高三学生陈佳勇太幸运了,仅凭一篇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作文《来自沈庄的报告》,就轻轻松松越过了黑色的七月高考,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九九届新生。和他一样幸运的还有其他来自江苏、吉林、上海、河南等地六位获奖者,他们分别被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保送生提前免试录取。
事情缘起于上海老牌的表年方学刊物《萌芽》,创刊于一九五六年的《萌芽》杂志,曾被称为青年之家的摇篮。进入九十年代后,想当作家的人越来越少。杂志社在新的形势下,决定调整办刊方针,将刊物的基本读者群定位在大中学生这一群体上。经过调查发现,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受到窒息性扼制最具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创造性的语文教学变成一种纯技术性的、虚假的、八股文式的机械训练。《萌芽》主编赵长天和复担、北大、南大等到名校接触大家一致认为举办“新概念作文大赛”是件好事,与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数理化奥林匹克全国大赛优胜者直升大学不足为奇,为什么在语文教育上就不能设立一个权威性的作文大赛?赵长天说:“之所以命名为?新概念?就是为了把它和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区别开来。”“新概念”不搞命题作文,取材范围也不限制,凡学生有兴趣、感受最深的都可以写,评判标准也不受旧条条框框限制,只有一条??作文字数在5000字以内。
这次“新概念大赛”无疑给陈佳勇这样有文学才华的学生一次极
好和机会。他就读的周浦中学,是上海市郊南汇县的重点中学,他在班级中任班长,各门功课都不错,比较偏爱文科。高中三年,他参加过三次作文大赛,三次都有在初试时即遭淘汰,他发誓不再去碰作文,机械僵化的作文竞赛实在让他厌恶,他曾想过转攻法律。
未料,“新概念大赛”使他泯灭的信念重又燃起,他决定再试一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