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课外阅读的读后感初中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话说得一点也没错。一本好书会给你上一堂非同寻常的课,让你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总之,读书给一个人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爱书。书是我忠实的朋友!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课外阅读的读后感初中,请您阅读。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皇帝斩白蛇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这是《三国演义》第一篇的开章段。在我读完了《三国演义》后,真正理解了“忠义”二字的真谛。
本书以魏蜀吴三国纷争为背景,展示了诸多英雄有情有意的精彩画面。
在我读完这本经典名着后,认识了不少的英雄、大丈夫。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司马懿,诸葛亮,周瑜等等。
我们先来说说一手建立起蜀汉的昭烈帝---刘备,字玄德,乱世中求贤若渴,桃园结义与关张,三顾茅庐请诸葛,为报弟仇攻东吴等等,都是他的英雄事迹。不过他在三位君主当中,野心最大,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叫刘封,次子叫刘禅,合起来就是“封禅”之意。刘备得了卧龙凤雏出谋划策,又有五虎上将冲锋陷阵,可谓是天下无敌,只可惜有刘禅这个儿子,把蜀汉拱手让给司马昭。
其次,关羽,字云长。关于在人们的印象当中,不是人,是神,而且历代加封,直封到“盖天古佛”成为人与神的极致。他忠,他义,他智,他勇,可谓是三国演义里最成功的一个角色了。他忠,表现在过五关斩六将,寻刘备;义,体现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智,表现在水淹七军;勇,体现在斩颜良诛文丑。可惜最后骄兵必败,不免被孙权残害致死。
再来说一说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乱世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本书的反面人物,可他又是实干家,曾独身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董卓……他在我国历史与文学上创造了不少的奇迹。曹操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军事家与诗人。他虽然口碑不好,但在种种事情的发展上,他都没有称帝的举动,就连称帝的袁术,也是被他打败的。
然而,最后称帝的吴大帝孙权,字仲谋,相貌紫发须碧绿眼,人称“紫髯碧眼号英雄”,继承父兄之业,威震江东,历经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任都督辅佐他,在赤壁之战打败曹操,从关羽手里夺回荆州,夷陵之战让蜀国大伤元气等等,都写了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君主,除此之外,连乱世奸雄曹孟德都称他“生子当如孙仲谋”。
司马懿,字仲达,“司马八达”之一,曾统领大军阻挡诸葛亮进行北伐,用苦肉计打败曹爽,自己独揽曹魏大权。只可惜,不久就去世了。不过,他的次子司马昭,与孙子司马炎先后灭了蜀、魏、吴三国,自己称雄,国号为“晋”,司马懿自己也被追封为晋宣帝,司马懿在九泉之下也算是瞑目了。
再来说说故事的内容,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董卓专权,以袁绍为首的十八路诸侯各自纷争,直到第二部分十八路诸侯只剩下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三人在赤壁之战后,建立了曹魏,蜀汉和东吴,最后是魏武帝司马炎继承父志、父业,先后消灭了蜀、魏、吴三个国家,称国号为“晋”,历史上称“西晋”,自称“晋武帝”,从此,司马氏统一了天下,为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这正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是我们青少年的精神食粮,请大家好好阅读,不要枉费作者罗贯中历经十数年的心血!或许,你从读中也会体会到“忠”“义”二字的真正含义!
从小对陶潜既熟悉又不熟悉,从《爱莲说》里独爱菊的陶渊明,到写《桃花源记》的陶渊明,再到《归去来兮辞》的陶渊明,《归园田居》一类的田园诗像是一股清流,在一派怀才不遇,去国怀乡的诗篇中绽放别样的光彩。同是经历困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对待。
古时,读书人地位至高无上,能做官更是荣耀,许多诗人都怀满腹经纶与抱负,渴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无奈多数受阻。李白不愿一味向杨贵妃谄媚,于是借酒浇愁,任思想畅快遨游;杜甫才华无处施展,从此诗作与国家命运相连,处处沉郁顿挫,处处忧国忧民;柳宗元被贬多次,目睹小石潭也心生凄凉,终年46岁郁郁而死;苏轼本领超然,仅被任命为民兵队副队长,亦能为民众尽微薄之力,在各处都留下了自己慈善的印记……然陶渊明的做法更接近普通人。
没多少人都能像苏轼一般,经历磨难仍明媚,但其实都可以在困境大胆放手,追寻所爱。陶潜质性自然,不适应官场,纵是为养家糊口出来做官,也不一味压迫自己,坚守原则与底线。无法将“桃花源”带给大众,至少能让自己生活在“桃花源”中,可以观“云无心以出岫”,叹“鸟倦飞而知还”,扶“欣欣木”,听“涓涓泉”,自己活得自在。我相信大多数人并非胸怀大志,心怀天下,仅仅是终其一生寻找幸福的路,那既然如此,许多困境便是自己制造出来而不需要经历的,大可超越困境,满足内心。如果像寓言里的富豪拼命赚钱去夏威夷度假,那么和那个渔夫一样现在就在钓鱼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在现实中,大家评判职业优劣的标准时,常常不会加上这个职业的快乐感如何,可事实上这一项是最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的。如果真心喜爱,那不管是做一个公务员还是像陶渊明一样做一个普通的农民,都是自己的英雄了。
人生注定与困境相伴,若能像苏轼一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自然不错,若做不到,不如像陶渊明一样,直面困境,超越困境,找寻自己的桃花源。世事纷繁,能从中解脱也是莫大的成就了。
在你眼里,英雄应该是怎样的?
有人说:“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我想,每个人都有着当英雄的渴望吧!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如果那么容易,世界上岂不人人都是英雄?老师说过,有人主张成败论英雄,有人主张君王草寇论英雄。在我眼里,《史记》就是一部中华儿女英雄传——命运不济的英雄,成就霸业的英雄,仁勇集一身的女英雄……
春秋战国是货真价实的乱世,又是人才英雄辈出的大时代。有一群人不想在乱世浮生,成为了《史记》里叱咤风云的辩士英雄。而苏秦便可以称为其中的超级辩士了。他主张合纵,游说六国联盟抗秦,从而挂六国相印,名震于下。
虽然《战国策》里对苏秦的描述也并不正确,其实苏秦与张仪并不是同学,苏秦更没有同时佩戴六国相印等等。但这些并不重要,《苏秦列传》依然很有文学价值,因为正是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一大批像苏秦一样的纵横家们,是如何在各国之间推销自己的独特见解,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让我看到了他们是如何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来说服君王、赢天下的。纵横捭阖的即使不是苏秦,也一定会有一个像他一样的超级英雄来拯救黎民百姓。
可以说,苏秦的智慧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他凭一个人的力量使得战事频发时期各国和平共处了十五年,没有了战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他游说时,立论之前先铺垫,否定外交政策,会出现的恶果并警示;一个赞颂,一个类比,一语点明实行合纵之策;然后,正反论述如何实行合纵之策。最终成就了六国军事联盟。他可真是气势磅礴、雄辩方法多变的超级英雄!
然而,我并不认为所有的纵横家都能成为英雄。大时代的纵横家亦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不乏有些前倨后恭,毫无品行之人。历史证明只有那些先人后己、大公无私、为民着想的辩士提出的见解才能真正被人们所接受。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要学习辩士们“语言的艺术”,而不是权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帮助我们看清那段风云变幻的时代。说的没错,我们从小就应该多读《史记》这类国学经典,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英雄观、历史观。每一次读《史记》,我都会有不一样的领悟。
这一次,我明白了——英雄者,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思,不惧强权之勇,能言善辩之才,为国为民之怀。
有感笑挥禅杖,战天下英雄好汉,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谗臣。——题记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这部长篇小说向我们描述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开始、发展、壮大、招安、失败的全过程。
一百零八人梁山聚义占全书的前七十回,也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在这七十回中,首先描述了鲁智深、林冲等好汉上梁山的个人经历,从而描述了宋江杀死阎婆惜后遭到官司的惩罚,最终走上梁山的历程,之后描写了宋江带领梁山众人战经战役并招募好汉的经过,最后交代晁盖的去世以及宋江完成大聚义的过程。后五十回描述的是招安,征辽,征讨王庆、田虎,征讨方腊这四件事。
二次读完这本书,我最喜欢并崇拜的人还是林冲。林冲本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妻子贤惠,家庭和睦。但庙里进香改变了这一切。高衙内在庙内公然调戏林冲的妻子,这让林冲蒙受了大辱,但是林冲忍了下去,就因为“不怕官,只怕管”。后来又因为高俅设计,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尽管如此,林冲还是忍了。在发配沧州的路上,董超和薛霸心很手辣,想要置林冲于死地,林冲再一次忍了。但是林冲的忍耐并没有换来高俅的放手,相反他却要将林冲置于死地的决心越来越强。林冲之所以一忍再忍,甚至显得有些懦弱,就是因为他恪守封建礼法,就是因为他对统治者还心存希望,不敢彻底决裂。但是人忍耐是有限度的,高俅的咄咄逼人终于迎来了林冲的爆发,迎来了“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大快人心的一幕。
一忍再忍的林冲消失了,一跃而成了叱咤风云的梁山好汉,成了“豹子头”林冲,他的形象真实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他的忍耐,他的善良,他的勇敢,他的刚强,这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自然,同时也是那样的深刻。
通过这部长篇小说,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北宋末年统治者的腐朽和残暴。读《水浒传》,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到一张黑暗统治的大网。这张大网无处不在,生活在其中的广大人民要么反抗,要么等待死亡。乱臣贼子、贪官污吏等,他们相互依存,无恶不作,将罪恶的触角伸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水浒传》中还描写了很多贪官污吏,他们恐吓着人民,放纵着自己的私欲。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高官厚禄,人民的苦难他们完全不放在眼中。这样,社会的黑暗便形成了天罗地网,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而正是统治的黑暗与腐败,把众人好汉逼上了梁山。虽然社会的黑暗让我们感到压抑,绝望,但是梁山好汉身上彰显出的忠义又把我们从边缘线上拉了回来。如武松的斗杀西门庆、血溅鸳楼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位好汉在作者的笔下都是生龙活虎的,每位好汉的精神品质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学习林冲的勇敢,刚强;学习宋江的胸怀宽广,重情重义;学习鲁智深的豪爽直率,慷慨大方;学习晁盖的理解宽容……
我希望现代人可以拥有“忠”与“义”。
我站在新时代的高端,吹来的是历史的长风……
翻开那一袭墨黑的《城南旧事》,不知为何,我的心情感到沉重起来,一丝淡淡的忧伤笼罩在我的身旁。
这本书是描写旧北京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从童年的骆驼队到爸爸的花落了,中间英子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也就是这样,一个个人物开始走进故事里:惠安馆内被称做疯子的姑娘秀贞、英子的好朋友妞儿、为供弟弟上学而无奈做小偷的哥哥、常住在英子家躲风声的德先叔、被施家赶出来留宿英子家的兰姨娘、英子家的仆人宋妈、因病去世的爸爸……他们都是英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教会她许多道理的人。
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惠安馆那章。秀贞是英子搬到新家认识的新朋友之一。她天天听着她念叨着小桂子之类的话,使英子很好奇,她觉得假装有一个小桂子很好玩,于是她每天上午偷偷跑去惠安馆和秀贞玩,听她讲小桂子的事。可是似乎胡同里谁都说秀贞是疯子,不许自己家的孩子靠近惠安馆。但是在英子的眼里,秀贞跟其他人家的姑娘没什么两样嘛。直到有一次,她无意中听到了宋妈说的话,才知道秀贞为什么会变疯的。原来,秀贞和一个借宿在惠安馆的学生相爱,有了孩子,但是他必须得回家一趟,可怕是被他妈扣在了那里,一走就是六年。
后来秀贞生下来一个女孩,却被她妈丢到了齐化门城根下,她从那时开始就疯了。英子从秀贞口中得知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她还告诉英子小桂子的脖子后面有一块青疤,拜托英子帮忙找到小桂子。秀贞的眼睛下面有两个泪坑,英子的好朋友妞儿也有两个泪坑,英子经常把妞儿和小桂子混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妞儿和英子哭着说她不是她爸妈亲生的,说要回齐化门找她的亲生父母时,英子恍恍惚惚地去掀开妞儿的头发,发现妞儿的脖子后面真的有一块青疤。
她想让秀贞和妞儿回惠安找她爸去,于是拿上妈妈的金手镯,带着妞儿跑去找秀贞了。秀贞连夜整理好行李,带着妞儿去搭火车。可是英子不舍得妞儿,便使劲跑去追赶妞儿。那天夜里,又下着大雨,英子还发着烧,但她最后还是顶不住了,幸亏刚好遇见了妈妈,她才不至于晕倒在马路上。后来,英子有一次听妈妈说原来那天晚上秀贞和妞儿被压在了火车底下了……英子突然想起了一个人,她那又湿又长的睫毛一闪动,眼泪就淌过泪坑流到嘴边了。
本书中的英子用自己稚嫩的眼光看着这个杂乱的社会,对那些复杂的人和事,她有着自己特殊的理解和看法,但她也有分不清的事,像她分不清海和天、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因为她觉得太阳是从碧蓝的大海上升上来的,但是它也是从淡蓝的天空上升上来的呀。而她更有一种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乐于助人的善心,像那次她为了别人家一家团聚,竟把妈妈的金手镯都拿去给别人做盘缠,这是件几乎连一个成人都做不到的事,这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这本书也是林海音为了怀念她的童年而写的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