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中央电视台《身边的感动》中的《陈超英的爱心人生》,让人真正地感动,这对我们学习陈超英同志的先进事迹,增加了很多的感性认识。临写体会前,我认真地观看了这期《身边的感动》。观看中,我为她那种处处体现出来的一种党员风范所折服,心中多少有些震动。
与她相比,我们有很大的差距。学习也不是一次体会就可以有所停止的,她的那种精神、品质和追求应该成为激励我们的一个榜样,学习也要常态化,要把学习先进人物和榜样成为一种动力和影响力,真正地让自己能在行言上有所体会和提高,这种体会才是真实的体会,才是有意义的体会,我们不能仅仅是为了写学习体会而体会。有很多人会从网上下载一些现成的体会去应付,也有一些人让其他人来代笔,把学习体会当成一种差事去应付。我也想这样照本宣科,但却难下笔。我想,我们学习她是为了提高思想境界,是为了纯洁党性,是为了回归一种真诚,如果学习中还是在应付,那可就真是无言面对自己了。
然而,学习她,我们究竟要学什么?怎么学?这才是我们的体会所在。学习她就是要把优秀当成习惯,这对我很触动。是的,追求可以很多,目标也可以远大,但事事、处处做到优秀却是难能可贵的,这才是追求的最终结果,才是汇集目标的基础。我们常说的伟大并不是脱离一切的虚无,伟大筑就在平凡之上,没有平凡也就无从伟大。能够把平凡的小事做好,能够在平凡的岗位做好,能够把平凡做得快乐,能够快乐地工作,快乐的生活,快乐的面对一切,主动的、积极的去做企业和自己的主人,担当起责任,这是我们做人的道德底线,不管职业道德还是个人修养,都需要我们真诚地面对一切去担当。责任高于一切,责任推动一切,当我们真正地摆正自己的位置,不管是身居领导岗位还是一名普通员工都会主动地挑战自我,把对企业的责任融入到个人的事业中,把个人的价值与企业的发展融入在一起,把身边的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做到优秀,不断地在积累中贡献,在贡献中体会,把创造视为一种快乐,把责任视为一个担当。如果我们所有的员工都把身边的事做到优秀,一个团队的力量将是巨大的,一定会推动企业的振兴和发展,一定会成就一个辉煌的事业和未来,一个振兴的、繁荣的企业必然会长久地、持续地壮大起来。这就是追求优秀的魅力,也是追求快乐的魅力,更是学习的魅力。
我们学习她,就是要在习惯中找差距,要克服陋习,要把一些淡化的宝贵的传统重新拾起来,净化思想、规范言行,修炼素养,要不断地反思和反省,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敢担当,敢负责,肯负责,能负责的人,把身边的事做优秀,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
第二篇: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用信念铸造忠诚,她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用公心涵养情操,她是一名好的领导;用原则砺炼品格,她是企业的好员工;今天,陈超英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感慨万千。一名杰出的工作者,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通过普通生活中一件件平凡的事而锻炼出来的,背后的辛酸,艰苦只有自己才能体会的到。我们学习就要学习这种成功背后的故事,学习这种抛去光环下的平凡中的伟大。通过查阅学习更多有关陈超英同志的先进事迹的资料,深切感悟到她的思想信念和非凡的人生观——“人只要有一种精神,就会不知疲倦,永不停歇。而这种精神就是要热爱工作,永远充满激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凡是都能恪尽职守,尽心尽力,你就一定会乐在其中,忘记辛苦。”学习陈超英,找回我们需要的时代精神。
“大姐主席”陈超英应当是这个时代工会主席,特别是国有企业工会主席的样本,她用点点滴滴的小事填满了人和人之间日渐疏远的心灵空隙。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我看到了这个物质社会、信息社会、商业社会被掩藏已久的时代精神。
——信仰。因为没有信仰,人生没有方向,精神缺乏支柱,很多人感到精神空虚,生活颓废。所以,“休闲文化”盛行,“黄、赌、毒”死灰复燃,官场腐败前赴后继……陈超英不同,员工描述:走路带风,高跟鞋踩得咔咔作响,鲜
艳的裙子飘起,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这一定是陈姐来了”。因为心中有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有对企业美好前景的期盼,有对职工群众强烈的责任感,她对生活、对工作永远充满激情。陈超英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是要平时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中建五局土木公司人力资源部统计,在担任工会主席的8年里,陈超英每年都有一半时间在外边跑;2014年,她去外地出差一共185天,“常常是今天还在云南边陲的工地上,明天又去了福建长乐机场快速通道的隧道里,再过一天又到了大连长兴岛的引水项目。”与陈超英共事过的同事,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新进员工,都知道陈姐爱美,并且全身上下由内至外散发出一种气场。她经常说:“身为企业的领导成员,要时刻注重自己的形象,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带给人一种精神上和感官上的美。”
——执着。从事工会工作24年,无论企业处在困境还是蓬勃发展时,陈超英始终和职工群众在一起,竭尽全力,默默无闻地为职工做着“小事”,也在职工记忆深处日复一日地播撒温暖。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她本有机会脱离“苦海”,调到北京工作,但她毅然选择了坚守,这份执着,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尤为难得。因为执着,她可以为资料中一个错字返工到天明;因为执着,她可以放弃舒适的宾馆连夜翻过塌方地段赶往项目工地把温暖及时送到职工们心坎里;因为执着,她可以把自家的全部家当拿出来帮助公司和
职工渡过难关;因为执着,在那些很多人“来不及、顾不上、看不见、做不到”的地方,她痴心而专注地发挥作用,“永远停不下来”。
——诚信。在陈超英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叫“一诺千金”。凡是对职工的承诺,她没有不兑现的。职工遗属生活困难,她帮扶到底;困难救助物资不够发,她千方百计筹集;青年职工住房困难,她主动帮忙协调……公司最困难的时候,改革矛盾最尖锐的时候,发展遇到问题的时候,陈超英都在,她从不逃避,以至于公司的职工都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只要陈超英在,他们心里就踏实;只要陈超英承诺,他们就认可。
——关爱。陈超英曾说:“工会干部要做到有一个婆婆的嘴,一颗妈妈的心,要勤跑腿。如此以来你才能得到职工的理解和信任,得到他们的支持,也才能为企业的稳定保驾护航。”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全公司每个人生日她都记得,不管是谁过生日,准能在当天收到她发来的祝福短信;职工家里的大事小情,陈超英总是第一个知道,又第一个送上关怀和帮助。爱企业、爱职工、爱家人,爱事业、爱生活,因为心中有大爱,陈超英的情感世界常常细腻得如微风拂面,走到哪里,她就把关爱和温暖带到哪里;心中有大爱,她就能忘我付出,把对他人的付出当成人生最大的快乐。陈超英来了成了许多员工的“节日”,而家人和亲友也对她的工作格外支持。
——勤奋。面对企业困难,她不言放弃,百 ……此处隐藏3335个字……炼成的》书中写的那样,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司马迁说,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有些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被人慢慢淡忘,而有些东西却像美酒一般,时间越久越醇香,越久越让人有更深刻的感动与共鸣。在那天的报告上有人说,陈书记生时是一面旗帜,死后是一座丰碑,如今,我站在这座丰碑下默默凭吊,眼前浮现着那一张充满笑容的,淡然而温暖的脸,真的好想早点来到五局,能够早点认识您,跟您握一次手,谈一次心,亲口向您说一声:“陈书记,您辛苦了!”
中建铁路成渝客专ⅱ标第二项目分部
精测队:张丁院
2014年9月19日
第五篇:学习陈超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陈超英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偶尔的一次看新闻,发现一个新闻标题“千人挥泪送别陈超英同志”。当时在想这位陈超英同志何许人也,能广泛得到大家的认可。脑袋中闪过一句话,其生前一定做了了不起的大事,之后就没仔细去读这篇新闻转而做其他事情去了。直到公司党小组组织对“关于学习陈超英同志先进事迹”的会议后,我才我才真正的认识和了解这位让人怀念、尊重的陈阿姨,同时也被她的精神和先进事迹所感动。
陈超英生前是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在2014年6月13日慰问职工家属的返程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因公殉职,年仅53岁。在其工作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她所做的仅仅是一件件小事,并不是轰天动地的大事。之前有的人也许认为这就是她的本职工作,理所当然要去做的。但是,现如今有多少人能向陈超英同志一样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的如此完美、出众。
陈超英同志身上的闪光点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作为2014届的大学生,刚刚参加工作半年时间,从她身上我首先学到的一点就是—做好本职工作。“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这两个词语,人人耳熟能详。二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到“人管好自己就是对社会尽到了责任”。我们姑且不论其狭隘与否,单就个人发展的起始阶段而言,我们便不可否认: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怎么做好本职工作呢? 从陈超英身上我们能慢慢找到答案。
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
“人只要有一种精神,就会不知疲倦,永不停歇。而这种精神就是要热爱工作,永远充满激情,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凡是都能恪尽职守,尽心尽力,你就一定会乐在其中,忘记辛苦”、“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是要平时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这些话源于陈超英生前所说,她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正是她的说到做到,做到就做最好,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位与其接触交往的人。 二、要善沟通、重协作
2014年,局决定统一整合土地资源做大房地产业务,公司以存量土地参股局地产开发。当时,许多职工尤其是离退休职工不理解,一时间“卖家产”、“当祖业”之声不绝于耳。当时在公司内部也有主张强行推动这项工作的,但陈超英认为,群众有这样的想法,是出于几十年来对企业难以割舍的感情,如果简单处理就会伤了他们的心。
为此,她带领党群部门一班人挨家挨户做离退休职工的工作,积极宣传企业做大做强与改善职工生活的关系,先后5次召集各层面人员召开情况说明会、座谈会、拆迁动员会,同时数次到长沙市雨花区政府争取到职工小区的旧区改造指标。三年后,局开发的“中建·桂苑”楼盘拔地而起,对内部职工实行定量优惠销售;旁边的职工小区通过改造,道路平整,绿树成荫,休闲设施完善。职工群众得到了实惠,曾经一度非常尖锐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
沟通是心灵与心灵交流的纽带、桥梁,善于沟通,相互理解。通过沟通与协作,才会使工作健康良性的发展。
三、要勤奋地工作,创造性地工作
面对企业困难,她不言放弃,百折不挠、忍辱负重,努力积极的开展工作,以春风般的态度温暖了职工,以心贴心的沟通感化了职工,赢得了“群众贴心人”的赞誉。企业扭亏脱困、进入健康发展阶段以后,陈超英更是焕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她一方面利用工会这个平台积极参与生产经营,抓劳动竞赛、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甚至超越党群岗位主动出击抓市场拓展,2014年承接了25亿元的基础设施工程任务。另一方面,她发挥女性党群干部工作细腻、善解人意的特点,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人的不同特点、不同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2014年,一名管理骨干在长沙营盘路项目即将竣工时被调往福建某工程,这名骨干以孩子上学需要接送为由不愿离开长沙并准备辞职。陈超英多次上门做工作,并就近为孩子联系了学校,让他十分感动:“陈姐设身处地为我着想,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服从安排!”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她锲而不舍的工作,留住了大量骨干人才,塑造了她在年轻职工心中“书记大姐”、“书记阿姨”的亲切形象。陈超英的工作态度是积极的,主动的。主动发现工作的困难进而攻破,而不是等到困难找上来。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只是被动的等待别人告诉你去做些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怎样才能精益求精,做得更好,并且认真地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懒散的人、等待吩咐的人只会在成功门外徘徊,要想有成功就要拿出我们的进取心。
四、要无私无欲
在陈超英的身上,体现了公而忘私的情操。她秉持一贯的实事求是作风,把有利于企业发展、不愧对职工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心中的天平一边是公平公正的信义,一边是公心公义的无私,
讲团结、讲付出、讲诚信,不争名、不夺利、不越位,做到了领导放心、同事信赖、群众满意。自2014年以来,她与三届领导班子成员共事,留下的共同印象是:她讲话办事不捎带个人感情、不夹带一己私利。因此,不管哪一届班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总是习惯找她沟通,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总是找她牵头,上级要求的关键性工作总是在她的有力配合下完成。
作为公司主要领导,陈超英坚持执政为民、用权为公。她分管过房改、物业,手里掌握上千套住房分配权,但没有为自己分过一套房,哪怕是一间中午临时休息的过渡房,殉职前一直住在15公里以外、一套爱人单位分配的建了十多年的80平米公寓房。她长期主管组织人事、协管人力资源,两个亲妹妹失业十多年,几个侄儿大学毕业到外地打工,但她坚守给自己立的规矩,没有给任何亲人在单位安排过工作。她是公司工程分包与材料设备招投标监督小组组长,但从不为任何亲朋介绍工程业务、联系材料供应,曾经数次婉言拒绝了老同学提出的分包工程要求。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正是陈超英的无欲无私,她才能问心无愧勇敢的面对人们。她的工作充满快乐,如她说的那样—“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陈超英走了,留下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当妥善接受这份财富,用这份财富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陈超英走了,留下一面旗帜,我们应当接过这面旗帜,高举在祖国的蓝天下。
陈超英走了,留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们应当在这座丰碑下,时刻反省自己,激励自我。
姜旭
2014年2月6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