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畜牧局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时间:2025-03-30 08:37:37
灵武市畜牧局领导班子述职报告[此文共16520字]

第一篇:灵武市畜牧局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灵武市畜牧局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2014年3月5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安排,我代表我局领导班子就近两年来的工作情况,作述职报告,请评议。

2014年4月,我被任命为畜牧局局长;次年7月,杨国栋同志调任畜牧局党总支书记。至此,形成了以我为局长,杨国栋同志为局总支书记,柴学林和查国梁同志为副局长的新一届局领导班子。

两年来,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局领导班子成员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加强了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狠抓了封山禁牧、动物防疫和科学舍饲养殖,积极开展了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工作,努力争取并实施了“天保工程”项目、国家科技养羊项目、退牧还草工程项目等十多个国家和自治区的重点项目,共计争取项目资金3483万元, 有力促进了全市畜牧业的全面、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由2014年的 3亿元(扣除区域调整因素的影响)增加到4.45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4年的48%,增加到53%。

一、全面实施封山禁牧,大力加强生态建设

实行封山禁牧,加强生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办法。为了抓好此项工作,局领导班子因地制宜、分区治理,通过加强领导、宣传造势、对口帮扶、划定范围和部署动员五项措施,从 2014年12月31日起,全市实行封山禁牧,川区9万只、山区27万只羊全部顺利实现了下山、进圈,并按舍饲圈养的要求,顺利淘汰羊只9万只,为我市养殖模式的改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促进草原植被迅速恢复,局领导班子积极结合国家对生态建设的扶持政策,奔走上上下下,求助方方面面,多次上北京到农业部、国家计委争取相关项目,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先后争取并实施了生态项目、“天保工程”、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全市草原植被迅速恢复,生态效益显著,草原覆盖度由禁牧前的30%提高到了70%,两年来累计完成草原围栏132.5万亩,草原灭鼠68万亩,草原飞播种草6万亩,草原治虫19万亩,建设草原防火隔离带3.4万米。

同时,为了维护草原资源,我局制定出了《关于完善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从草原保护、承包原则、承包权限、承包合同、承包形式等各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谁承包、谁建设、谁管理、谁使用”的原则完成了新一轮的草原承包工作,改变了过去“草原无主、放牧无界、建设无责”的局面。

二、大力发展舍饲养殖,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封山禁牧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草茂畜旺人增收”。然而,封山禁牧后,羊只全部下山实现了舍饲养殖,养殖户普遍存在饲草料匮乏、圈舍不足、养殖技术落后、成本增加、效益下降等实际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局领导班子急群众之所急,积极争取项目进行扶持,通过推广种草养畜,搭建养殖园区,杂交改良等措施,科学地应对封山禁牧带来的困难,确保了羊只数量,农民经济收入稳中有增,实现了自然放牧向舍饲养殖的顺利转变。到2014年底,共计向全市发放退牧还草饲料粮225万公斤,直补退牧还草饲料粮款105万元。全市年种植各类优质牧草已达16万亩,新建青贮池5万立方米,使青贮池总量达到9万立方米,新建养殖园区46个,帮助群众建圈舍10万平方米,配备铡草、粉碎机械1治理发愣功台,建井窖150个;建设了沿山百公里草畜产业带,并广泛招商引资,搭建了两个草畜产业平台。使全市畜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止2014年底,全市羊饲养量达到85.1万只,存栏40万只;牛饲养量8.5万头,存栏4.1万头(其中奶牛存栏1.5万头);猪饲养量11.34万头,存栏4.99万头。养羊规模户达2990户,奶牛规模户达420户,养猪规模户达162户,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600元以上。

三、认真抓好动物防检工作,切实运行好畜牧业安全生产的保障体系

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安全生产的保障基础。自2014年以来,我市畜牧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疫情压力,先是“五号病”疫情在全国多数省市相继发生,接着禽流感在全国部分省市传播蔓延、2014年底亚洲—ⅰ型口蹄疫在北方部分省市又迅速传播,对我市养殖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面对压力,我局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迅速采取了以检促防,以监促检,“防、检、监”并举的防疫策略,果断地采取了“紧急消毒、紧急免疫接种、临时性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开设临时性家禽定点屠宰场”等防范措施,严防死守,堵疫灭源,积极为畜牧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先后取得了全市口蹄疫攻坚战、禽流感阻击战和亚洲—ⅰ型口蹄疫突击战三大战役的全面告捷,确保了我市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由于制度健全、方法灵活、考核严格、激励机制好,在全区动物防疫目标责任考核中由过去的老末,一跃名列前茅,获得自治区、银川市的高度评价。

四、加大科技兴牧力度,不断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

一是加大了对各园区的科技承包服务力度,明确责任,细化目标,在实行领导班子成员承包服务的同时,也明确了各承包园区的科技人员的具体责任和服务目标,形成了“领导班子成员负责,专业技术人员入园服务”的新格局。

二是认真抓好科技培训工作。积极邀请区内外专家、教授到我市讲课,组织科技人员到山区各乡镇、村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两年来,累计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200余期,培训农民达8万余人次。

三是认真抓好科技推广工作。组织技术骨干大力推广了“ 三贮一化”、舍饲养殖、良种繁育、人工授精等技术,通过现场执教的形式,使先进的养殖技术被群众迅速的应用和推广,极大的提高了畜牧业的科技水平。

四是切实加快了良种改良步伐。加强了各乡镇人工授精网点的建设,确保了人员、机构、冻精和设备四落实,同时开展了便民服务工程,实行随叫随到制和信息反馈制,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畜种和冻精,通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有效提高了我市畜牧业的良种化程度,使全市的良种覆盖率全部达到了95%以上。

五、切实加强行风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畜牧工作队伍

两年来,我局领导班子始终把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作为树立畜牧行业的形象工程、信誉工程,把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作为行风建设的中心,大力培育爱岗敬业、方便群众、文明服务的行业风尚。积极开展了“创新经济发展环境”大讨论、“民主评议畜牧行风”和“四级人大评议畜牧部门”活动,向社会公开推行了八项服务承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议。认真查找我局各项业务工作和行风方面的不足和软肋,并限期进行整改。同时,立足本职,及时解决群众困难,结合项目,共计为群众办事实30件,扶持资金600万元。通过加强行风建设,我局营造出了一个“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服务热 ……此处隐藏12741个字……石砖厂等工业项目3个,招商引资协议资金12014万元,到位资金 5821万元.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财政体制,千方百计加强财源建设,扩大财政收入,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实现本级财政收入60万元(不含农业税)。5、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依法行政,安全稳定工作成效突出。加强对《行政许可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强化基层政权和村民自治建设,进一步搞好了政务、村务公开;抓好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全面深入地做好了信访稳定和安全生产工作,全年实现了四零目标、全年无一例安全事故,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全省安全示范乡镇正在创建之中。二是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举全镇之力,重点推进我市创国优工作,投资20万元,完善了康复室、手术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计生软件资料的整理。贯彻落实计生奖励扶助政策,明确了计生奖励扶助对象,兑现了计生奖励扶助资金。抓好了计生日常工作。宣传贯彻计生法律法规,深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镇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人口经济、资源得到协调发展。全年计划生育率达98.3%。三是社会事务工作扎实推进。重点抓好了低保、殡改、扶贫救济、社区建设、基层政权建设等工作。全年新修、完善村级活动室2个,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5.6万元,以民乐队、车车灯表演队、腰鼓队、自由舞队为代表的民间文体团体活跃。 四是为民办实事工作扎实有效。解决行路难问题。投资150

第五篇: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今年以来,我系领导班子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主要做了如下一些工作。

一、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努力实践 “三个代表”

一年来,我系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和衷共济,密切配合,迎难而上,在植科系招生滑坡的严重形势面前,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带领全系职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人人出主意,想办法,为植科系的发展献计献策,使植科系的工作由涣散到统一,由软弱到坚强,由滑坡到上升,由后退到前进。这里凝聚着系领导班子的滴滴心血。追其根本原因,是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了学院党委的办学宗旨,用“三个代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无论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进行德育教育、法制教育,还是从事理论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无论是教书育人,服务育人,还是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特别是在面向“三农”扩大招生方面我们更是向着农民,想着农民,为着农民,我们不仅坚持了系中心学习小组的学习,而且坚持了全体职工星期三的政治学习和星期五的党员活动,同志们都能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从而产生和发展了一名优秀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转正了两名预备党员,为我系增添了新鲜血液,壮大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力量。

具体来说,我们围绕如何办好植科系,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三个

代表”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认认真真地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理论学习和比赛等,参加了“四·五”普法的检查和验收,三位同志参加了地区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开展了第二十三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各班都举办了联谊活动和扶贫帮困送温暖献爱心,组织全体党员参加了学院举办的庆祝建党84周年表彰大会和入党宣誓等。所有这一切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团结,凝聚人心,促进了工作。

不足的地方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工作远远达不到组织上的要求,还有许多不足,特别是招生工作和专业建设等方面没有新突破,拖了学院的后腿,需要今后加倍努力。

二、明确办学思路,立足服务“三农”

一年来,我系班子进一步明确了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和服务方向,除了认真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和联合办学外,还积极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工作,这主要是完成了地区妇联的妇女干部90多人的养殖技术的培训任务和恰格拉克乡1050人的农民林果业技术短训班的培训任务,并圆满完成了400多人的农民中专班毕业证的发放任务。和阿瓦提县委组织部、温宿县委组织部签订了133人的农民综合技术中专学历班的培训任务。完成了地委农办240多人的农村村级干部的培训任务和恰格拉克乡党委50人的农村青年林果业培训班的培训任务,正在完成着地委农办330多人的林果业培训班的实习任务和温宿林业局70人、新和县104人的林果业培训班的培训任务等。

一年来,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学员的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业务技术,个人文明程度,卫生态度和精神面貌等都有明显的变化,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三、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来,我们除按学院的要求,认真完成了规定的教学任务,并在教学检查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还想了许多办法,如为完成地区科委批准的科研项目,即“夜蛾类害虫产卵驱避剂的研制与开发”,派出了三位同志分两批到上海进修学习,并购会了一万多元的专业仪器设备。利用冬春时间发动全体师生几次大干开出了近一亩地的试验田,按照科研项目的要求,第一次种上了棉花。为提高教师的实际技能还派出三位教师到基层锻炼,发动专业教师参加了“西北职教”的论文评审,有三位同志参加选送了三篇论文。发动全系教师开展了论文研讨和课件制作培训班,申报了两个专业课题和一个新的高职专业,并实际组织实施了一个玉米品种的对比试验,继续开展了食用菌试验,修建一个食用菌窖,为使函授大专班学生120多人的抽考能够顺利通过,我们进行多种服务,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

四、积极开展经常性的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一年来,我们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经常开展各种集体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如利用“三·八”、“五·一”、“七·一”、“八·一”、“教师节”、“国庆节”,和“12·9”运动等重

大节日认真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和比赛等,进一步增强团结凝聚人心。认真扩展第23个民族团结教育月和扶贫帮困活动,组织教师为贫困学生捐款献爱心。认真开展党团员先进性教育和经常性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培养发展了一名新党员,转正了两名预备党员,利用春季植树造林,大搞校园的绿化美化,提高锻炼了全体师生,同时我们还按照学院的安排认真组织师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和大中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的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全系师生积极参加拾花劳动,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政治觉悟,使校园更加安全团结。不足的地方是在如何培训农村村级干部方面缺乏经验,在村级干部的培训中对如何加强农民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教育不够。总之一年来我系领导班子勤勤恳恳,扎扎实实,为植科系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了系里教学工作和行政工作的顺利完成。

今后,我系领导班子将继续坚定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为在两三年内给地区培养更多的园艺技术员,更多的畜牧技术员和更多的“七大员”而努力奋斗,要开办各种形式的短训班为农民传授实用技术,真正做到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办农民所需。通过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再发展自己,办好植科系,办好职业技术学院。

系领导班子

十二月十五日

《灵武市畜牧局领导班子述职报告[此文共1652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