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摄影部2011年工作报告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回首不平凡的2011年,我们不难发现,**报社摄影部正在慢慢地走向成熟,无论是摄影技术、工作纪律,还是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在**开局之年,***报社摄影部将继续秉承***日报社的办报方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服务读者。
一、用脚找新闻,用心拍图片
毋庸置疑,摄影是一门瞬间的艺术,需要在得到线索后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稍纵即逝。寒来暑往,我们已经习惯了背着沉沉的摄影包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忠实地记录每一个精彩的瞬间。磨破了鞋子、背坏了摄影包,但我们一直没有停下拍摄的脚步。在很多的时候,我们为了不错过新闻现场,都是自掏腰包打的赶到现场,若是手头拮据,就坐“摩的”赶去。对此,我们的理解是:只要有收获,付出也值得!
2006年以来,摄影部的4名记者通过每日在报纸上公开私人手机号码、加强与城区各单位联络等手段,克服了线索极其短缺、配图市场基本丧失等重重困难,基本上保证了日常出版所需的各类新闻图片,闹稿荒的频率已明显降低。同时,我们还按照**向摄影部下达的平均每周上1版的图片不低于4张的任务,积极想点子,找对策,寻线索,基本上实现了1版图片本地化与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图片接轨,使得本报1版的“荆门味”更浓。不仅如此,我们还认真策划,一年来完成了近20个摄影专题,其中春节回家专题、拜年专题、元宵节专题、警犬专题、春天来了专题、鹭鸟专题、毒贩缉拿现场、春蕾女童张琴等均得到了编辑部及读者的好评。
二、打造双栖记者,锻造精品
摄影部的记者不仅要拍得好图片,还要写得好文章。2011年以来,摄影部积极落实走基层活动,深入一线采访,依据编委提出的打造双栖记者的设想,号召摄影记者深入社区、学校、农村,挖掘有价值的线索,并通过文图并茂的形式,将新闻做强做大、做深做透。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2006年下半年,摄影部还通过与周末部通力合作,推出了《天下图闻》专栏。资深摄影记者三毛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推出了一大批文图并茂的现场新闻、新闻故事,得到了广大同仁的肯定,而且影响力也在广大摄影爱好者中不断扩大。
三、加强学习,不断武装大脑
摄影部除三毛外,都是新手,学习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今年3月初,张云峰有幸在编辑部的安排下,来到了湖北日报社参加了新闻摄影高级研修班学习。虽然只有短短9天的学习时间,但是***还是“贪婪”地吸收了营养,回荆后努力的运用于新闻摄影实践中。朱俊波更是勤奋地学习,忘我地工作,而且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的能力也不断增加,在开发1版新闻图片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此之外,三毛作为资深摄影记者,还不断利用工作的机会对***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摄影部还经常对已刊发或未能刊发的图片进行相互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创造了一种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氛围。不仅如此,摄影部还要求每一位摄影记者向日报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国内知名摄影大师的网络博客学习……
不过,摄影部的工作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1、因为工作强度大,摄影部的记者也出现整体疲软现象,难见创业时的工作激情。
2、线索有限,摄影记者有时候就像无头的苍蝇在街上漫无目的的瞎转。
3、部分照相机及图像处理设备老化,难以及时更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