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心化现状与治理研究报告

时间:2024-11-15 22:57:55
农村空心化现状与治理研究报告[此文共5938字]

农村空心化现状与治理研究报告

——基于广荣村等五个村落的研究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重大政策的背景和号召下,帮助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永顺县塔卧镇各村空心化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且受城市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村民的价值观念发生转变,渴望进城务工。又由于务农的收入低且不稳定,农村缺乏就业岗位这一现实原因,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来养家糊口。永顺县塔卧镇各村的人口空心化问题严重,其劳动力大量外流直接导致了经济发展迟滞,农村文化面临传承危机,治理困难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根据小组的走访调查,发现塔卧镇各村的空心化问题主要包括人口、产业、文化、法制、公共服务五个方面。通过分析调研结果,调研组从不同方面对塔卧镇各村空心化问题的缓解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可实施性的建议。

【关键词】空心化问题;原因;建议

一、研究背景

(一)农村空心化的发展趋势

农村空心化在中国农村愈演愈烈,并愈来愈成为横亘在我国农村社会发展面前的一个重大性、社会性和发展性问题,作为当今农村发展的一大趋势,农村空心化问题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和中央高层的广泛关注。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不断恶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如:农村人口结构失调。农村人口以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为主,儿童的抚养问题与老人的赡养问题突出;农村劳动力空虚,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农村的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农活缺乏劳动力,农业难以持续稳定发展;农村的文化得不到较好的传承等。

(二)农村发展政策的提出和实践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政府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主要提出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其中精准扶贫始于2015年,意为帮助家庭人均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低收入者提高收入。2019年是该战略实行的第四年,已在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有效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吸引了外来劳动力和企业对塔卧镇的相关村落进行一对一帮扶,帮助了塔卧镇各村空心化问题的解决。“精准扶贫”在各村具体体现为各村农业的发展提供明确方向,鼓励各村发展政策扶持的产业,如:油茶、白皮柚等产业。而“乡村振兴”战略在各村具体体现为湘西自治州新时代农村“互助五兴”的基层治理模式,通过互助的形式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研究意义

开展对塔卧镇农村空心化现状与治理的研究,能有效帮助塔卧镇各村的村民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本地区的空心化现状,正确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不足。另一方面,调研小组针对各村空心化现状的分析,能够为当地空心化问题的解决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空心化的解决提供可行的方案,帮助塔卧镇镇府、各村委会找到切实可行的空心化问题的突破口,明确发展目标。

空心化现状

总体上,塔卧镇的农村空心化问题呈现出多方面、程度深的特点。其空心化问题主要在于人口的空心化,继而体现为产业空心化和文化空心化两个方面。

1. 人口空心化

人口空心化是产业、文化、法制、公共服务空心化的基础。塔卧镇各村的人口空心化问题十分严重。除三家田村外,广荣村、茶林村、仓坪村、廻龙村均有9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年轻劳动力数量不及全村人口的一半,村子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加上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各村落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十分普遍。

2.产业空心化

通过小组的调研分析得知,由于各村产业发展程度低,且受产业类型限制,各产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太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已成为常态。仓坪村当前村内的青壮年劳动力数量仅3名。

从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塔卧镇各村的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动力。各村产业普遍处在萌芽发展阶段,由于起步晚,目前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产业发展不稳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和经验上的不足而屡屡受挫。产业类型单一、产值低,各村落的产业大多为养殖业或种植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存在较大的自然风险和未知性,且普遍缺乏技术性保护措施,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如廻龙村的白皮柚产业在去年因自然灾害幼苗受挫严重。

产业空心化作为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所致。资金上;政府无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保证产业初期的稳固发展,致使产业前期发展十分乏力与缓慢;人才方面,返乡创业人员的数量近年来有所上升,但数量仍太低,不超过十例。留村发展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缺少相关的政策待遇招揽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创业动机上,各村的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定偶然性,大部分产业是依靠上级政府的政策性扶持和建议选择产业发展对象。大多数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以个人兴趣为主,如广荣村的黑斑蛙养殖户和茶林村的竹鼠养殖户;村民普遍创业意愿低下,有一定的惰性,且存在等、靠、要的心态;劳动力素质上,多数种植户和养殖户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培训,本村居民普遍对创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了解,创业方式较为粗糙。

3.文化空心化

各村文化资源少,发展程度低,文化建设力度不够。

在教育方面,各村的教育设施不齐全,教育资源稀少,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各村学校、学生和教师数量少,基本每村不超过2所学校,每所学校学生百余名,老师不超过5名,均为幼儿园与小学合办。村子对教师尤其是优质教师的吸引力不够,又因为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大多数儿童在塔卧镇镇上上学。

在文化方面,各村普遍缺乏文化氛围,村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文化传承的意识较差。文化活动上,举办频率太低,一年不超过一次,缺少相关的文化活动场所,而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空闲时间长,大部分村民选择在家中打麻将和打扑克作为日常娱乐活动,少数村民有跳广场舞和打篮球的文化活动。文化观念上,某些落后的、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观念在村中仍然存在。文化传承上,各村对于历史已形成的民俗文化,缺乏传承、保护和创新。如廻龙村的踩刀梯文化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各村基本无文化特色产业,且较少在产业中注入特有的文化元素。唯一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广荣村的石雕产业,也没有在村内得到很好地发展,因资金问题转出村外,没有得以传承。

4.法制空心化

各村的法制不健全,村民的法制观念差,法律意识淡薄。各村的治理方式主要依靠村民委员会来协商调解而不依靠法制。对于“法制”,大多数村民认为其是“小题大作”,无需用到法律来解决村内纠纷问题,再大的难体,公安部门也可以解决。

在管理制度上,村委会以村规民约的形式来规范村民行为举止。村委会对法律的宣传较少,村干部大多对法制不够了解。村民普遍存在较大的法律盲区,缺少法律意识。在法制建设上,各村存在非常大的空白区,各村没有将法制纳入村民治理的方式中,缺少相关的司法程序来解决大型的民事纠纷。

5.公共服务空心化

各村的基础设施均不够完善,社会福利比较单一。

基础设施上,各村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投入小,资金不足。各村缺少供村民活动的场所或相关设施,和村民对此的渴望程度较高相矛盾。各村的房屋等建筑的条件较差,道路较窄,大部分村落的道路宽度仅相当于两辆轿车的宽度;道路通达度低,数量少,每村基本只有一条道路串联全村。医院和诊所数量少,基本每村一所。部分村子的街道卫生无专人负责打扫,街道出现脏乱差现象,村中无公厕、路灯数量少且照明时间短,各村暂时无娱乐设施,基本无金融机构和养老院。

社会福利上,村民的福利单一,除低保和残疾救助金基本无其它生活保障。

三、空心化原因及影响

(一)空心化原因

1.农村生活成本与经济收入的矛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村民在生活、教育、医疗等支出逐步增加,而农村经济发展却迟滞整体腹软,村民入不敷出,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只能选择外出务工谋取收入,维持基本的生活,从而导致农村人口空心化的问题。

2.政策落实不够,产业发展欠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前村落的空心化问题,其本质就是产业发展问题。这一方面归因于很多村落对本村的产业优势与特色了解不够,一方面也是因为现阶段政府政策落实不够,很多村民由于知识理论的限制等原因无法接触到国家政府推行的一些新理论政策,对其了解不够,因此即使当他们有了创业理念的萌芽时,也时常会因为资金不足等问题而选择放弃,然而产业发展欠佳,从事农业生产收入不够,就促使村民外出打工,导致人口空心化、文化空心化等问题。

3.城市文化对农业文化的冲击,农村人口价值观念转变 

城市文化、工业文化和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冲击了我国传统的农业文化及其相应的节俭文化和自然文化,动摇了农民,尤其是农村新代青少年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的信念。另外,城市化进程加快也在逐渐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发展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4.农村建设缺少合理的规划,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小,资金不足。各村缺少供村民活动的场所或相关设施,目前,医院和诊所数量少基本每村一所,基本无金融机构和养老院。而城市地区的基础设施、就业条件、居住条件等不断优化,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这些都会吸引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地区,造成农村地区人口减少。

(二)空心化影响

1.人力资源等资本流失。

农村空心化使农村人口质量和数量发生改变,一方面外出务工的农民大都是受教育水平比较高,竞争意识强烈,发展理念也相对更为先进的青年人,而这些人员正是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劳动人口的核心力量缺失让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遇到瓶颈。另一方面,农村空心化使农村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农村人口结构发生改变,从老人、妇女、儿童留守人口结构转变为仅剩老人的留守人口结构,农村老龄化愈加严重,这给农村养老模式和农村教育发展带来挑战。

2.农业资源浪费

住房与宅基地管理不善缺乏充分利用。首先农村劳动力减少致使耕地被大量抛荒严重浪费了农业资源;其次农民创收后回村建新宅多向村外发展在相关制度和管理不够完善的情形下,宅基地粗放利用日益严重。最后村民常年在外,农村旧宅和新房长期无人居住。部分村镇的农民因收入增加而选择迁出本村到条件更为优越的地方定居,出现连片的空闲房地。

3.农村文化传承面临难题。

外出务工所接触到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是相较于农业文明更为先进的文明。农民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向这种文明靠近甚至摒弃之前所接受的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这种意识和行为传递到他们的下代最得更为明显:农村文化面临传承困境已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它主要表现为新代农民接受的农村文化缺乏,被城市文化同化严重,失去对优秀农村文化的兴趣。同时农村管理人才缺乏交接,农村治理断层。

4.农村经济发展迟滞整体腹软。

无法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农村经济主要包括小农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在青壮年表民外流的背景下.这两种经济形态都查受了重创,共同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四、空心化治理建议

空心化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需要政府、村民、社会三方面联动和有效互动,需要对多个方面进行投入,但关键问题在于产业发展,解决好关键问题,其他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一) 加强产业建设

1.发展低碳经济。据了解,村内秸秆、鸡毛、动物粪便等农业废料的处理方式以烧、扔为主。集中建设沼气池,不仅可使树叶、秸秆等废料得到利用,以节省电力、煤炭、油气的使用,还可带动农户厨房、猪圈、厕所的改造,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2.发展特色养殖。传统农业的发展无法吸引人才留乡,壮大产业是重中之重。据了解,塔卧镇内发展的特色养殖有竹鼠、蛙等,发展势头较猛、前景好、收益高,且相对于普通的猪牛羊养殖来说,抗风险的能力更强。野味一直是国人喜爱的高档菜肴,深受市场青睐。野鸡、野鸭、竹鼠等众多非传统养殖项目前景十分广阔,要求把握好市场动态、紧跟市场需求,避免盲目养殖而造成农户损失。

3.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人口外出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收入不能满足生活需要,发展收益高、前景好的产业将形成强大的内部拉力,吸引部分劳动力留村发展。第一产业发展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发展后劲不足;第二产业发展受资源与技术限制较大,项目启动困难;此时,空心化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各村留守老人日益增多,规模逐年增大,养老现状却令人堪忧——缺乏体系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娱乐休闲方式单一、缺乏专业性的养老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养老服务产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4.丰富种植业种类。调研发现,各村普遍加大对种植白皮柚、油茶、猕猴桃的投资力度,但由于其成长期过长而导致投资回收期较长,资金周转不足;种植期相对较短的农产品则以玉米、水稻为代表,多为自给自足式种植;个别村内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与鲜花种植,单一且缺乏特色。同时在土地分散的情况下,种植业丰富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一方面,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榆树类树木种植、中草药种植、水果种植;另一方面,改造已有种植业,如利用大棚种植野菜(蒲公英,不耽误5月耕种)、将鲜花制成工艺品(花篮、礼盒等)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前提和物质保障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国家财政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仍要保持主要用于农村,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村建设中也要按照适当调整、重点突出的原则努力增加本级财政预算用于村内建设的投入,鼓励村内成功人士参与投资建设。

以三家田村为示范单位,逐步完善卫生环境、医疗服务、水电改造、活动中心等多方面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基础,增强劳动力留乡的动力,使其与经济发展互推动。

(三)强化资源整合

共建方能共享,共建才能共赢。镇内各村发展现状不一,面临的发展难题有类似性,同时又兼具互补性。

1.资源互补。例如相邻而居的仓坪村与廻龙村,仓坪村玫瑰花产销状况并不乐观,廻龙村计划发展蜂蜜产业但缺乏花源,两村可整合优势资源共同谋划产业发展,形成优劣势互补;

2.技术互助。技术作为产业发展的要素,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成败。掌握技术的村落不能“各吹各的号”,让发展“跑了调”;

3.消息互通。大多村落有共同发展的产业如油茶、白皮柚等,但大多存在销售渠道不畅,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与少数拥有专业且广泛供销渠道的村加强交流;

4.经验互享。个人种植或养殖经验、销售经验、乡村建设与经验,“以强带弱”发挥富村强村的先进优势,让成功经验辐射带动,合力补齐“弱村短板”,激发内生动力,协同推进区域连片脱贫,实现共同富裕从而吸引人才留乡、吸引外资投入,从根本原因入手改善空心化现象。

5.文化互融。塔卧属国家级重点红色资源地,塔卧镇内红色资源开发设计欠缺,各村与镇内联系断裂,村内文化资源或消失或空白,文化活动单一且匮乏,即便是发展较好的三家田村,在文化上依然无所建树。各级组织应当重视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并挖掘资源,积极组织与发动村民参加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工余生活、增强村民幸福感从而强化留乡意愿。

(四)加强政策落实

国务院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等政策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发展条件与思路指导,湘西州探索出互助“五兴”新模式,永顺县作出“五树五建”新规划,目的均在于助力乡村发展。

落实政策的基础在于深入学习与正确理解相关政策。各级干部首先在思想上要做到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或申请指派相关干部进行思考讨论、实地调研、参观学习等,只有正确把握政策方向,不乱来、不胡搞,才能保证政策的有效推行。二要全面深入宣传,利用小组会议、宣传栏、公告、组织座谈等形式尽可能拓宽宣传渠道,加深村干部乃至村民对政策的理解与支持。三要全面推开工作,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尤其是产业政策的落实与扶持,各级干部要按照政策要求与指示,思考村内产业的挖掘、关心村民创业的进展、解决产业发展的难题。

(五) 提高村民素质

经调研发现,村内依然存在较为顽固的落后思想、文化素质与科技素质有待提高、法制思维缺乏、个人经验不足。

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是一项巨大而漫长的工程,在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持其他形式措施的情况下,应以培训为抓手。根据采访调查结果来看,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为村民提供技术帮助、宣传普及科技知识、技能培训、分享产业发展经验等方面尚缺乏有效的手段,基于此,镇党委政府应当统一认识,通过建立培训小分队、发放培训书籍、致富光碟进户等形式,定期大规模轮训全镇群众。

空心化的治理非一日之功,希望通过一系列发展措施改善空心化现象,加速推动塔卧镇各村真正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空心化现状与治理研究报告[此文共593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