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四建四有”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时间:2024-10-22 16:37:29
探索“四建四有”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此文共1318字]

**新区**镇**村2017年底成立全镇首个村集体公司,按照项目转股、土地转股、集体创业、群众创收的“双转双创”模式,建立“村集体+工商资本+产业大户+农户(已脱贫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土地变股本、农户变股东。采取“四建四有”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时间实现了从“零”收入到140万元的华丽逆转,跑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超音速”。

一、产业支部建基地,村有发展方向

通过统筹联动建组织、人才聚引壮队伍、完善机制强运行等措施,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积极整合乡村振兴资源,实现各方联动、多方协同、共同发展。 按“一总五支”的组织构架,建立**村乡村振兴党总支,设村党支部和柑橘、竹笋、肉牛3个产业党支部、公司党支部。党总支统筹协调、科学规划,村党支部组织发动、提供要素保障,产业党支部和公司党支部具体实施、建立利益强联结,推进主导产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形成了长短结合、持续造血的产业架构。截至目前,已建成柑橘基地3000余亩、竹笋基地2131亩(含流转毗芦村723亩)、肉牛基地33亩。

二、党员带动建平台,户有致富门路。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村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作用,积极搭建平台、让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带好头、作表率。特别是在组织群众外出务工和推进柑橘、竹笋、肉牛三大产业发展过程中,广大党员用自己的行动,做好乡村振兴的榜样,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破除“等要靠”思想,激发奋斗激情,帮助寻求致富新路子。通过本村党员牵线推荐,24户已脱贫户在“三大”产业基地务工、23户已脱贫户有组织外出务工、12户已脱贫户就近务工,吸引了72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通过做强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引领带动25户已脱贫户发展养殖业、11户已脱贫户发展种植业。已脱贫户张家荣、江仁友分别被市委、区委表彰为“励志脱贫先进个人”。

三、股份合作建机制,均有增收保障

积极探索构建利益联结新模式,促进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保障已脱贫户和村集体持续增收。一是资产盘活增路子。村党支部牵头,引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组建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对“三资”情况集中清理,积极盘活闲置土地、房产等各类集体资产,交予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经营,通过收取租金和经营利润分成,变存量为增量。二是量化股权鼓干劲。积极探索“公司+专合社+农户(已脱贫户)”的利益联结,将财政投入资金量化为村集体和已脱贫户股份,农户土地入股,大户现金入股,实施项目转股、资金转股,按占股比例分红,推动土地变股本、村民变股东。柑橘、竹笋肉牛3个基地股本已达1866万元。三是整合资源添动力。全力统筹村级自有资源和外来资源,依托工业园区平台,积极引进农副产品精加工企业、文旅公司、乡村酒店管理企业等,充分实现资源衔接和融合,既把农户土地变成“金钵钵”,又使专业公司力量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带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助立乡村振兴和集体经济发展。

四、整合资源建夜校,人有致富技能

增强农民夜校党性教育、政策宣传、能力提升、移风易俗等功能,唱响“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主旋律。一是探索建立由市区专家54人组成的**村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人才智库;二是按照“支部主导、群众主体、”本土特色、紧扣乡村振兴的办学原则,整合区镇村三级培训资源,提供“菜单式”选学,采取课堂教学、现场观摩、基地实践、外出参观等多种方式开展教育培训;三是以“培训1人,改变1家、致富1户”为目标,采取“结对帮+跟踪帮”方式,建立专家结对致富能手、能手结对已脱贫户机制,重点解决已脱贫户致富能力不强、脱贫技能缺少、观念守旧落后等问题;四是坚持在农民夜校中融入“党性、区情、乡村振兴、感恩教育”四项教育,引领群众感党恩、跟党走。从开展至今,共开展培训60余次、培训2000余人。

《探索“四建四有”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此文共131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