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留心观察》
教学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并让学生明白观察力是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第一能力,是一种宝贵的、威力巨大的能力。只有不断而巧妙地运用这种能力去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视而有见”、“视而有得”。
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阅读讨论内容:阅读本课书中第一文字段
阅读后学生交流讨论:
1、看了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2、讨论:留心观察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二、童心广场。
1、考考你的观察力。
2、游戏:找变化。
3、请学生填出书中交通指示灯的顺序。
4、小组合作讨论:观察有几种方法?观察时应注意些什么?
三、直通车
学生独立阅读《直通车》内容,用笔划出通过哪几方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四、阅读资料卡《莫泊桑学观察》
五、全课总结谈收获。
“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和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
第二课《妈妈是名保洁员》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劳动者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者、要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1、学生阅读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讨论两个问题:
(1)、你知道校长为什么会把一名清洁工请到领奖台上吗?
(2)、东东为什么不愿意让妈妈去学校找他?而现在他又为什么低下了头,他心里会想什么呢?
二、童心广场。
1、想一想:你喜欢谁的做法?为什么?
2、填一填:如果你身边没有了这些工人,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三、直通车。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记一记。
四、阅读资料卡《老清洁工》
学生谈谈读后体会
五、教师总结全课,学生谈收获。
1、做一个有意义地人:有益于社会地人、有益于国家(民族)地人、有益于人民地人!
2、我们向雷锋、张思德学习,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计名利得失,做一棵永不生锈的镙丝钉,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第三课《我最喜欢的一门课》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各门功课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是一个整体。一门功课学不好,不仅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和个人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学生自读教材《我最喜欢的语文课》。
二、童心广场。
1、填一填:你最喜欢的一门课是什么?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2、小组讨论:下面的说法对吗?谈谈自己的看法。
3、把自己的看法填写在书上。
4、小调查: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
三、直通车。
1、学生阅读直通车内容,摘取重要的部分记一记。
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应学好各门功课,不偏科,为将来打好基础。
四、资料卡《好学的罗蒙诺夫》。
学生谈谈读后体会
五、教师总结全课。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才可能从中收获益处。——莎士比亚
第四课《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不能总是生活在“懊悔”之中,那样就会陷于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成为一个心里不健全的人。 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教师指名学生分别阅读七彩镜中的故事。
学生读后说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
二、童心广场。
1、通过听刚才的故事,想一想自己记忆中最后悔的一件事,能勇敢的讲出来吗?
2、谈一谈,通过这件事你学到了什么?
3、独立完成书中的一次心理小测试。
4、完成记分与评价,看看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
三、直通车。
阅读材料《拜托懊悔的阴影》,然后记一记。
四、阅读资料卡《只要信心不被打碎》
学生谈谈读后体会
五、全课总结谈收获。
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第五课《身心健康度童年》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同样心理健康也可以通过学习有关知识,通过训练来增强。
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1、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
2、讨论:为什么他们在同样的治疗下,一个只活了一个月,另一个却活了十年呢?
二、童心广场。
1、看到同学们不同的说法,说说你的想法,并把它写在书上。
2、一起来评选你们班级的“健康之星”。
三、直通车。
1、阅读材料记一记。
2、交流: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四、阅读资料卡《离成功有多远》
五、全课总结谈收获。
1、只有心理健康,才能拥有完整意义的健康。
只要心理健康,才有合理的正常行为。
只有心理健康,才能成就其事业。
2、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积极的心态。
3、心态是命运的控制者。消极心态是失败、疾病与痛苦的源流,而积极的心态是成功、健康与快乐的保证!
第六课《文明交往伙伴多》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平等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受欢迎的人。 教学过程:
一、七彩镜。
1、教师讲述《渔夫借网的故事》
2、学生交流讨论:
同样是借渔网,为什么老大没借到,老二却借到了?
二、童心广场。
1、老师给同学们介绍几位新朋友。
2、讨论:
问题一:你愿意和小月做朋友吗?
……此处隐藏7991个字……战,就能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得到锻炼。
师:现在就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敢于挑战挫折的机会,找四名同学上前面来做个游戏。
2、小游戏
由参加挑战挫折的同学选择。
1题: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别把十四读四十,
也不能把四十读十四,
要想说对十四和四十,
多练习四十和十四。
2题:唱一首自己最拿手的歌曲(要求:带表情和动作)
3题:向大家展示自我(要求:二分钟时间)
4题:把下面三个词连成句子(要求:有一定的意义)
心理,太阳,吃饭
由四名同学谈一谈面对挑战时的心理感受以及克服挫折后的喜悦心情。
请收集资料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前辈是如何克服挫折取得成功的。
师总结: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并不都是坏事。平静、安逸、舒适的生活,往往使人安于现状,耽于享受;而挫折和磨难,却能使人受到磨练和考验,变得坚强起来。强者之所以为强者,不在于他们遇到挫折时根本没有消沉和软弱过,而恰恰在于他们善于克服自己的消沉与软弱。鲁迅彷徨过,哥白尼忧郁过,伽利略屈服过,歌德、贝多芬还曾想自杀过。但他们通过斗争,最终都坚定地走向了真理,更加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师明确:遭受挫折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是十分重要的。总结经验教训时,下面4点,
(1)目标是否恰当。要检查主观的智力、能力、体力是否适应目标的达成。若目标过高,就要适当降低或改换目标。更不要把远期目标当作近期目标。
(2)方法是否稳妥。若目标确属可能达到的,就要检查达成目标的途径、方法,是否稳妥。如发现“此路不通”,就要改弦易辙,不要停留在十字路口观望、徘徊,坐失良机。
(3)阻力来自何方。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要想方设法排除阻力,化阻力和助力。
(4)争取社会支援。遭受挫折后,采取新的试图行为时,要注意争取社会支援,也就是运用助力、抵消阻力,以期化险为夷,转败为胜。
师总结:挫折的积极作用,就在于它可以激发人的进取心,促使人为改变境遇而奋斗,它能磨炼人的性格和意志,增强人的创造能力和智慧,使人对所面临的问题能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增长人的知识和才干。挫折对人的刺激往往比较强烈,并伴随着心理、生理活动不同程度的卷入,因而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尤其使人产生了强烈情绪反应的挫折,更会使人感到时时被它所纠缠。然而,挫折如果已经发生,那就应当面对它,寻找解决的办法;如果已经过去,那就应当丢开它,不要老是把它保留在记忆里,更不要时时盯住它不放。
当然,不要盯住挫折不放,并不是主张有了挫折和坎坷,可以完全不去看它,采取逃避的态度。而是说,一方面,情感不要长久地停留在痛苦的事情上,另一方面,我们的理智应当多在挫折和坎坷上寻找突破口,力争克服它,解决它。比如,我们学习成绩不好,终日以泪洗面,那当然不好。但是,如果若无其事,心安理得,一点压力也没有,这也不是好的态度。要通过考试看到自己学习还不是很扎实,要继续努力,找出原因,克服困难,避免体验挫折感。
师:如何克服挫折呢?
生:交流。
师:(提示应从挫折的含义上找结果)
挫折总是跟目标连在一起的,挫折就是行为受阻,目标没有实现。因此,当受到挫折后,要重新衡量一下,目标是否订得过高,是否符合主客观条件。如果是由于目标不切实际而造成挫折,那就要重新调整目标。对建立的远大目标,应分解成中期、近期和当前的各种子目标。子目标的排列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形成一个层层升高、步步前进的目标体系。这样,经过努力不断地实现一个个的具体目标,会使人接连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产生更大的心理动力,同时又总有一个巨大的具有吸引力的总目标呈现在前方,而使人又长久地保持旺盛的进取的热情。
师:介绍几项具体方法可供选择:
1、发现自己的优点
生:理解说明。(引导:花点时间发掘优点,然后逐点用笔记下来。还有个人专长所在,已做过什么有益有建设性的事,过去什么人如何称赞过自己,家人朋友对自己的关怀,受过的教育等等。)
2、找出榜样人物
生:理解认识。(引导:在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中,找一个你最羡慕、最敬仰,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他(她)那样的人做你的人生楷模。这人是司马迁?居里夫人?还是姨妈?不管是谁,他们一定有什么模仿之处,他们也一定用过功,受过挫折,付出代价,那么目前自己的一时失败,又算得了什么呢?)
3、肯定自己的能力
生:反思顿悟。(引导:每天找出3件自己做成功的事。不要把成功看成“神六上天”那么大的事,成功可以是顺利跟老师共同解答一题难题,上学路上交通一路畅顺,考试成绩比较理想等等,日常生活工作都可以有“成功”与“挫折”之分,一日至少顺利地做了3件事,又怎能说“一事无成”、“一无是处”呢?知道能把事情做好,等于对自己的能力的肯定。)
4、计算已做妥的事
生:理解内化。(引导:计算自己做妥的事而不是检讨自己还有多少件事没有做。人还没做的事永远多过已做妥的事,如果老想着这个没做,那个没做,便会愈想愈沮丧,真的会觉得自己能力低,无效率,大为失意。但已做妥的工作并列出来,可是长长的一张单子啊,能力还真的高呢,能这样想,立刻便自信心大增,不会萎靡。)
5、培养某方面兴趣
生:理解说明。(引导:在自己的优点、专长、兴趣中,找一样(刚刚开始时,一样就够了)来加以特别培养、发展,使之成为自己的专长。虽然还不是专家,但在小圈子中,一提到某件事,大家都公认非你莫
属了,专长不必太困难如弹钢琴,气功治病那么高深莫测,可以简单至做蛋糕、剪头发、游泳、看星星、记电影的中英文名称??什么都可以,有了专长,就有机会做主角,做主角,自然神采飞扬!)
6、发挥自己的外在美
生:一展风采(引导:发挥自己的外在美,即所谓人靠衣装。衣,固然指衣着,也指打扮,可以不必名牌,但一定要不落伍、清洁、新鲜、明亮、顺眼、有活力,要做到这样,必须穿得出众、大方。尤其在自知情绪低落时,更要穿明丽一些的衣服,打扮一下自己,这样不但自己的坏心情会因打扮而分散了注意力,表情也生动活泼些。)
以一曲《真心英雄》为结束曲。
师总结:人生是丰富多采的,只有经历了才有记忆,歌词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兴义市七舍镇中学
窦维华
2014年3月15日
默认推荐更多精彩内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我能行
2014.10心理健康教育 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