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定要基于教材、课标、学生---观课有感

时间:2024-10-22 17:10:08
教学一定要基于教材、课标、学生---观课有感[此文共1060字]

教学一定要基于教材、课标、学生

——听王晓明老师的课有感

今天听了王晓明老师的单元整合课,第5课时,王晓明老师介绍本单元是关于“生活启示”的主题单元,有四篇文章《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珍珠鸟》。

本节课,王老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入、学习之后的一节课教学,谓拓展课。

课上王老师先引导学生回顾复习学过的知识:四篇课文都讲了什么?都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在此,教师要上拓展课,实际复习的应该是阅读的方法: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分类:记叙文如何把握?说明文如何把握?散文呢?体会文章所叙述的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怎样体会?教材、课标给出的方法是: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抓关键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这都是拓展课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点能力。王老师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在之前教材文本教学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到拓展的时候也就显得手忙脚乱。

另外,当我问起王老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时,她一脸茫然,说明她在教学这一单元前没有意识去把握单元教学目标,或者是没有意识把文字转化为教学行为: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哪些启示;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这样,王老师在教学时就显得没有规矩,没有方向。

再者,学生在课上显得手足无措,原因之一是:教师选取的课外拓展材料有些多,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两篇即可,加上选取的内容(《丑石》)《野草》等》都是成人世界的,脱离学生生活和认知世界,理解和学习难度大大加强。这也对学生接下来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生活给自己的启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与阻碍。,也是课堂没有生气的重要原因,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围绕文本里的那几句在打转。

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我的设想是:

1、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研读单元导读,把握本单元的主要训练重点,在课堂上才能有所指的有的放矢,交给学生应该掌握的东西,其实新课改这么多年,我们教师只应该做学生的领路人,授之以渔,知识到处都有,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是否有兴趣去探寻知识,是否有很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学习,这才是主要的。王老师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2、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

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钓鱼的启示》作者通过叙述一件事,得到启示。既然这样,就按照记叙文的方法来把握,讲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即可。

经过样文的学习,学生自然而然就收获了自己该收获的东西,课外拓展学习就显得水到渠成。

3、选取拓展的文字材料,要紧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认知水平:如《丑小鸭》等。

4、拓展课时教师应该明白:拓展的是什么?拓展的仍然是本单元的训练目标,让学生用自己课堂上学会的方法来阅读课外拓展材料。

5、最后,让学生在学习文本,拓展阅读的基础上,练习习作。回忆自己生活中哪些事情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让自己受到了启发。进而形成习作!

这样基于学生、教材、课标的语文教学就连成了一条线。听说读写的语文教学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教学一定要基于教材、课标、学生---观课有感[此文共106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